制冷系統十大部件與五大常見故障排除!
本文內容概述:
01、制冷系統循環圖講解;
02、制冷系統四大件;
03、制冷系統輔助部件;
04、制冷系統五大常見問題排除(制冷劑不足、制冷劑過量、制冷系統有空氣、冰堵、臟堵)
很多制冷剛入門的小伙伴,或者做空調的師傅們都是半路出家,對于制冷系統的原理以及制冷系統各大部件的作用不是很清楚;
今天制冷百家課堂就免費為大家普及一下這些知識:
一、簡單制冷系統循環圖:
制冷系統的四大件:壓縮機、冷凝器、節流機構、蒸發器;
二、四大件的作用:
壓縮機—絕熱壓縮作用:將中低溫低壓的制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
冷凝器—冷凝作用(放熱):將高溫高壓的氣態制冷劑通過換熱把熱量散發出去,制冷劑變成中高溫高壓的液態;
節流機構—節流作用:通過節流作用將中高溫高壓的液態制冷劑,變成低溫低壓的氣液兩相的制冷劑;
蒸發器—蒸發作用(吸熱):制冷劑流過蒸發器的時候吸熱,通過換熱器的作用將制冷劑變成中低溫低壓的氣態制冷劑;
圖片
三、其他部件的作用:
高低壓控制器:制冷系統高壓、低壓保護器,當高壓過高,低壓過低時候,產生報警信號;
油分離器:將排氣管中的制冷劑和冷凍油分離出來,制冷劑繼續沿著管路進入冷凝器,而分離出來的冷凍油通過回油管回到壓縮機;
冷凝壓力調節閥:起調節冷凝壓力的作用,可以防止冷凝壓力過高導致高壓保護,也可以防止冷凝壓力過低造成節流結構的前后壓差不夠,當然不是每個系統都需要這個閥門,后續有專門的課程來講解;
儲液器:儲存制冷系統中多余的制冷劑;
有些同行會問?既然制冷系統中的制冷劑多了,那么直接放走不就可以了,有必要專門設置一個儲液器來儲存嗎?
回答:制冷系統的負荷不是常值,比如在低溫工況下,制冷系統循環的制冷劑會遠遠低于常溫工況下的制冷劑,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儲液器,那么多余的制冷劑就會存在冷凝器當中,占據大部分的換熱面積;
球閥:手動開閉的閥門,可以切斷制冷劑的回路;
很多人覺得這個球閥沒啥用,完全是多余的一個閥門,我這里簡單說下他的幾個作用:
01)、可用于更換過濾器或者熱力膨脹閥的時候,將制冷劑關閉在冷凝器或者儲液器當中,這樣就不需要放掉整個系統的制冷劑了;
02)、給系統加冷媒:新機調試的時候,停機狀態制冷劑是不能全部加進去的,此時就需要開啟壓縮機,通過壓縮機的吸氣管將制冷劑吸進系統里面,但是很多常溫工況的時候,蒸發器的壓力其實也不低甚至高于冷媒罐的壓力,制冷劑同樣也加不進去。那么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關閉這個球閥,切換冷凝側過來的制冷劑,壓縮機就能把制冷劑吸入系統中;
03)、給系統加冷凍油:很多同行在群里會咨詢如何加冷凍油,部分同行指導說用加油槍將冷凍油注入系統,其實完全是沒有必要的。壓縮機開啟來的時候,將球閥關閉,此時低壓會慢慢降低,當接近大氣壓之前將加氟管放入冷凍油瓶當中,隨著壓力的降低慢慢低于大氣壓的時候,此時冷凍油就會被壓縮機的吸力而吸進制冷系統中了。
04)、回收制冷劑;
干燥過濾器:顧名思義,就是在制冷系統中起排除水分、過濾雜質的作用,這個是按照在膨脹閥前,防止雜質進入閥芯堵塞膨脹閥;
電磁閥:電動的一個部件,可以手動或者自動切斷制冷管路;在制冷系統中也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參考球閥的作用,我們這里不再贅述;
蒸發壓力調節閥:主要防止蒸發壓力過高,導致壓縮機故障;
曲軸箱壓力調節閥:其實也可以叫吸氣壓力調節閥,防止吸氣壓力過高導致壓縮機負荷太大而損毀壓縮機;
蒸發壓力調節閥和曲軸箱壓力調節閥并不是每個系統都需要的,一般小型系統我們可以采用帶MOP功能的熱力膨脹閥來替代;
吸氣過濾器:安裝在吸氣管上,過濾制冷系統中的雜質,防止進入壓縮機導致壓縮機故障;
以上就是制冷循環的原理與各部件的作用,后續我們會一一視頻課程講解每個部件的結構與作用,請持續關注我們哦!
四、制冷系統五大常見故障:
一、制冷劑不足的處理
1、故障現象:
整機制冷效果差,出水口僅有點涼,且用歧管壓力表檢查發現高壓側、低壓側壓力均低(在壓縮機正常轉速下,環境溫度為35℃左右時,低壓表指數低于1kg/cm2,高壓表指數低于10kg/cm2),同時從視液鏡中可見氣泡流動。
2、故障原因:
制冷系統有制冷劑泄漏點,而導致制冷劑不足。
3、處理方法:
1)、用電子檢漏儀查出泄漏點并進行修理或更換部件。
2)、若未更換部件僅適量補充制冷劑即可;若更換部件,應按要求補加適量冷凍油,并對系統抽真空后加足制冷劑。
二、制冷劑充注過量
1、故障現象:
制冷效果差,用歧管壓力表檢查時發現高壓側、低壓側壓力均過高(在壓縮機轉速為正常,環境溫度為35℃時,高壓表壓力為19kg/cm2左右,低壓表壓力為2.3kg/cm2,且視液鏡中見不到氣泡流動。
2、故障原因:
制冷系統內制冷劑加注過多,使制冷能力不能充分發揮,導致制冷效果差。
3、處理方法:
在系統中接入歧管壓力表,緩緩擰松歧管壓力表低壓側手動閥,使制冷劑徐徐排出(不能從高壓側排,因為從高壓側放制冷劑會帶出大量冷凍油),直到高低側壓力正常,同時從視液鏡中可看到制冷劑清晰流動,且偶而有氣泡流過。
三、制冷系統混入空氣
1、故障現象:
整機制冷能力下降;用歧管壓力表檢查時發現高壓側壓力偏高,低壓側壓力有時也會高于正常值,(在壓縮機轉速為正常,環境溫度為35°C時,高壓側壓力高于20kg/cm2;且高壓表指針有擺動;另一方面從視液鏡中可看到許多氣泡流動。
2、故障原因:
系統中混入空氣。主要是在組裝或大修后,抽真空不徹底;充注制冷劑或加冷凍油時,將空氣帶入系統,或系統在負壓工作時,通過不嚴密處混入空氣。制冷劑中有空氣進入后,具有了一定的壓力,而制冷劑也具有一定的壓力,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氣體總壓力等于各分壓力之和,所以高低壓表讀數均高于正常值。
3、處理方法:
1)、放出制冷劑(用壓力表從低壓側徐徐放出)。
2)、檢查壓縮機油的清潔度。
3)、抽真空后重新加注制冷劑。
四、制冷系統出現“冰堵”
1、故障現象:
制冷系統周期性地忽而制冷,忽而不制冷,在運行過程中,歧管壓力表上低壓側的指針經常在負壓與正常值之間波動。
2、故障原因:
制冷系統內的制冷劑中混入水分,因水分與制冷劑是不相溶的,當制冷劑流經膨脹閥的節流小孔時,溫度驟然下降,這些混合在制冷劑中的水分就容易在節流閥小孔或閥針孔周圍附近結成很小顆粒的冰粒,呈球狀或半球狀,當冰粒結到一定程度時,阻塞了節流通道,形成冰堵故障。當結冰產生冰堵后,制冷系統不能正常工作,制冷效果明顯下降,甚至不制冷。
此時,低壓表出現負壓,于是冰堵處溫度明顯回升,冰堵的冰粒融化成水,使冰堵現象消失,制冷系統又恢復正常工作,制冷良好,低壓側壓力恢復正常。一會兒系統又出現冰堵,系統工作不正常。
3、處理方法:
1)、因為干燥劑處于過飽和狀態,所以必須更換帶有干燥劑的儲液器,并加30ml的冷凍油。
2)、對系統抽真空,并加入規定量的制冷劑。
五、臟堵故障排除
1、故障現象:
制冷效果差或不制冷??照{系統運行時,歧管壓力表上高/低壓表的讀數均小于正常值,(在壓縮機轉速正常,環境溫度為35℃左右時,高壓表側壓力低于9kg/cm2,低壓側壓力處于負壓狀態),且過濾器及毛細管前后管路上有結霜或結露。
2、故障原因:
制冷系統中灰塵粘結或附著于過濾器進口端濾網處,或毛細管與過濾網接口處,使得此位置形成局部的節流現象,溫度即迅速下降,出現結露或結霜。
3、處理方法:
1)、若是過濾器進口處有結霜現象,又聽到斷斷續續的氣流聲,用小板手輕擊過濾器本體,氣流聲有所改變,同時過濾器與毛細管前霜層融化,可判斷過濾器進口濾網堵塞。
此時應:
①拆下毛細管,清洗濾網并吹干,重新裝上。或更換過濾器
②抽真空,加注制冷劑到規定量。
圖文來源于制冷百家,如有侵權請聯系